由香港大學 (港大) 傳訊及公共事務處與社企民間高峰會合作舉辦的「港大友愛社會創新挑戰2025」於4月12日在港大百周年校園圓滿落幕。當日活動包括工作坊及學生簡報比賽,吸引近50位師生及公衆人士參與,氣氛熱烈。
「港大友愛社會創新挑戰2025」活動在三月至四月舉行,旨在透過工作坊、參觀及經驗分享,鼓勵港大學生關注人口老化及傷健共融議題,並組隊運用科技和設計思維提出應對方案。
4月12日舉行的工作坊以「跨界別推動社區健康 舒緩長者孤獨感」為主題,邀請了中西區社區人士、創不同實驗室、明愛莫張瑞勤社區中心等,分享以「社區健康解方」的實驗提升長者身心健康的經驗。活動設有分組討論,讓參與者更了解中西區社區資源和長者身心需要。
活動當天亦舉行了學生簡報比賽,六支入圍隊伍展示了社創提案,以相關性及創新性、潛在影響、可行性及簡報表現四個準則,評選出三支優秀隊伍。得獎提案涵蓋傷健共融、老齡化社會準備及促進臨終關懷等議題,得獎隊伍如下:
第一名:智慧點餐機 (WeSoSweet)
團隊成員:周逸東(理學士(資訊管理)三年級)、滕睿(文學士(人文及數碼科技)一年級)、吳劍浩(文學士(人文及數碼科技)一年級)
簡介:設計一部依照通用設計的概念設計、實現無障礙的智慧點餐機,應用AI技術,提高弱勢群體在自助點餐的成功率,促進傷健共融。
第二名:GoldenAges “Never Stop Exploring”
團隊成員:張可炘(文學士四年級)、方桂怡(經濟金融學學士四年級)
簡介:針對人口老年化挑戰,設計「退休前預備課程」為即將退休的人士提供職場支援、就業配對及財務規劃服務,協助他們籌備及適應退休生活。
第三名:「耆」 望 (Silver Linings)
團隊成員:許焯維(護理學四年級)、郭海澄(護理學學士菁英領袖培育專修組別二年級)、劉心遙(內外全科醫學士四年級)
簡介:開發一款基於人工智能的臨終關懷應用程式,結合敘事治療及反思技巧,為長者及其家屬提供情感支援,透過AI協助討論臨終安排。
嘉賓評審對港大學生表現給予高度評價,讚賞他們不僅展現了對社會議題的深刻理解,更體現了青年人的社會責任感與AI認知。評審之一、黃金時代基金會創辦人及主席容蔡美碧女士表示,學生提案展現了對老年化議題與AI科技的認識,更提出具備實際可行性的創新方案,其熱誠令人印象深刻。
評審成員、香港傷健協會總幹事鄒穎詩女士則讚揚港大學生關注傷健共融和社會需要,並期待日後善用科技發展潛能。評審成員、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院客座副教授劉昇陽教授則對學生團隊全面的提案内容表示肯定,為社創概念的商業模式提供新思維。
是次活動為港大學生提供走入社區、關心社會需要的機會,同時促進了社會創新、跨界別交流與社區參與。參加者表示,從經驗分享和評審意見獲益良多。主辦方「港大友愛」將繼續發揮平台角色,為社區帶來更多正面影響。
關於港大友愛社會創新挑戰2025
「港大友愛」於2023-24年成立,以「連繫、啟發、賦能」為理念,致力通過蒲飛路校園發展及不同活動促進港大成員與社區的連結。「港大友愛社會創新挑戰2025」於今年3月啟動,招募來自醫學、護理、社工、經管、人文及數碼科技等多個學科的港大學生,深入探討人口老化及傷健共融議題,並構思創新方案,旨在培養港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及創新能力,同時為社區帶來正面影響。 學生們於3月15日參與-跨界別工作坊,透過專題分享與小組討論,深入了解社區健康、智慧城市和社會創新的知識。隨後,於3月22日舉行的「社區探索@南區」活動中,學生們到訪南區非牟利機構香港仔坊會及香港傷健協會,通過工作坊了解長者的身心需要及傷健共融的實踐經驗。這些前期活動為學生們提供寶貴的洞察,為他們構思社創提案奠定基礎。
活動詳情請瀏覽: https://tab.so/hkucaresSIC
傳媒垂詢,請聯絡:[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