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由香港大學(港大) 社會科學學院社會學系 Tarani Chandola 教授領導的研究發現,無論是否在職,星期一均會引發獨特的長期壓力,並對心臟健康構成潛在風險。
該研究揭示,感到周一焦慮的老年人,其慢性壓力激素水平顯著高於在其他日子感到焦慮的同齡人。這種「焦慮星期一」效應於在職及退休人士中均普遍存在,顯示周一可能與人體壓力反應系統失調有深層聯繫,而壓力反應系統的失調已被證實是心血管疾病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研究團隊透過分析英國老齡化縱向研究(The English Longitudinal Study of Ageing, ELSA) 的3500多名老年人數據,其研究結果已發表於 《情感障礙期刊》(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主要研究發現
- 皮質醇水平高23%:感到周一焦慮的老年人,其頭髮樣本中皮質醇水平(反映兩個月內的累積暴露量)比其他日子焦慮的同齡人高23%。
- 退休人士亦受影響:即使不再工作,退休人士亦顯示出類似的效應,表明周一的影響並非僅僅來自工作壓力。
- 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潛在聯繫:研究顯示,周一心臟病發作的風險比其他日子高19%,此次研究提出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失調可能是其中的生物學機制。
- 不僅僅是周一的焦慮感更高:研究發現,僅25%的「周一效應」可以歸因於周一焦慮感較高;其餘75%則與周一焦慮對人體壓力激素的更大影響有關。
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負責調節壓力激素(如皮質醇),而皮質醇的長期升高已被證實與高血壓、胰島素抵抗和免疫系統功能障礙相關。雖然此前已有研究指出,工作日的壓力水平通常高於週末,但這是首次發現周一對壓力激素的影響具有獨特性。研究結果顯示,週一的影響可能與社會節律而非單純的工作壓力相關,並可能對長期健康帶來風險。
「周一似乎是一種文化上的『壓力放大器』。」首席研究員 Tarani Chandola 教授表示:「對某些老年人來說,週一的過渡會觸發一系列生物反應,並可能持續數月之久。這不僅僅與工作有關,而是因為周一已深深融入我們的壓力生理之中,即使在退休後依然如此。」
該研究表明,「星期一效應」與慢性壓力激素水平更高相關,並可能對心血管健康構成潛在風險。針對周一壓力的特定干預措施或能為降低老年人心臟病風險提供新的改善方向。
完整論文請參閱:https://authors.elsevier.com/sd/article/S0165-0327(25)01053-5
媒體查詢,請聯絡:
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社會學系 Tarani Chandola 教授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