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裝合成」模塊建造(MiC)是一種推動建造業轉型的創新技術。為促進MiC的可持續發展,並配合政府推動高品質發展及「好房子」建設的策略方向,香港大學(港大)模塊組合建造實驗室(MiCLab)於2025年6月26日在黃麗松講堂舉辦了「組裝合成」模塊建造國際會議:MiC新範式。會議匯聚了400多位來自政府、業界及學術界的本地及國際專家,共同分享MiC的技術突破與創新實踐。
港大首席副校長王于漸教授在歡迎辭中提到:「香港大學於2017年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發展局共同提出MiC概念。在香港大學模塊組合建造實驗室的系統研究支持下,MiC對政策、社會和產業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主禮嘉賓香港特別行政區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女士致開幕辭,她表示:「香港大學一直是香港特區政府的重要合作夥伴,致力於通過創新和技術推動MiC的發展。本次會議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旨在加強合作夥伴關系,发挥專業知識,並共享前沿創新。」此外,大會特邀嘉賓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標準定額司一級巡視員王瑋先生致辭,他說,「近年來,香港在推動MiC成效卓著,國家住建部將支持香港進一步發展MiC,積極推動內地和香港的交流合作,共同促進建築業轉型升級,打造中國建造升級版,為「好房子」建設提供重要的支撐。」
在是次會議上,港大模塊組合建造實驗室在王于漸教授和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常任秘書長(工務)劉俊傑工程師的見證下,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土木工程拓展署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隨後,在王于漸教授和廣東省住建廳副廳長劉耿輝先生的見證下,港大模塊組合建造實驗室與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管理局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這些備忘錄的簽訂,將進一步拓展合作網絡,推動MiC在香港及其他地區的創新應用。
港大土木工程系系主任、模塊組合建造實驗室主任、建造及基建創新研究中心執行總監潘巍教授分享了港大模塊組合建造實驗室為解決MiC的社會技術瓶頸而進行的系統研究,並提出MiC科研及發展新範式。潘教授隨後和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常任秘書長(工務)劉俊傑工程師一同分享了《MiC重型吊運安全指引》,該手冊旨在為建造行業提供必要的知識,以確保更安全、更高效的MiC重型吊運實踐。潘教授同時宣佈成立模塊建造國際學會(IAMC)。該學會匯聚全球頂尖的模塊建造研究機構,致力推動知識創造與分享、引領技術突破,並促進MiC在業界的廣泛應用。
其他傑出的本地及海外學者、專家及業界領袖也分享了他們的見解,包括美國斯坦福大學Martin Fischer教授、新加坡國立大學Richard Liew教授、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Mohamed Al-Hussein教授、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主任文林峰女士、英國拉夫堡大學Chris Goodier教授、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Tuan Ngo教授、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Thomas Bock教授、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建築署項目總監(工程策劃)王安華先生、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房屋署助理署長(發展及採購)葉成林博士、香港華懋集團項目總監羅日榮先生、新加坡聯毅建設工程私人有限公司創始人兼董事總經理Allan Tan先生,以及新加坡TW-Asia土木工程設計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黃盛工程師。
在專題討論環節,香港建造業議會主席何安誠教授工程師、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首席助理秘書長(項目推展及策略)馮耀文工程師、新加坡建設局總監(建築生產力與質量)Foo-Leoh Chay Hong女士、香港建築科技研究院董事鄺家陞工程師、香港房屋協會總監(項目策劃及管理)張冠華工程師、香港組裝合成建築廠商會主席黃天祥博士工程師、香港大學物業處副處長朱耀樑博士,以及中建海龍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寶軍先生,也分享了他們對模塊建造技術突破及行業應用的獨到見解。
在會議尾聲,港大建造及基建創新研究中心副主席麥齊光教授向與會嘉賓表示感謝,並特別感謝政府、科研機構及業界夥伴的鼎力支持。他強調,這些支持將為MiC的未來發展帶來積極推動作用。
請按此下載高清圖片。
香港大學模塊組合建造實驗室(MiCLab)
香港大學模塊組合建造實驗室(MiCLab)成立於2020年,旨在引領模塊組合建造(MiC)的創新研究,以促進MiC在香港及其他地區的推廣與應用。MiCLab的願景是成為全球領先的模塊建造與MiC研究中心,關注一系列研發主題,包括但不限於MiC創新結構與材料,MiC智慧生產、運輸與組裝,MiC供應鏈與物流,以及MiC可持續發展。
傳媒查詢:
香港大學工程學院
潘巍教授(電話:3917 2671;電郵:[email protected])
鍾敏芝女士(電話:3910 3324;電郵:[email protected])